如今,一些常年在外的年輕人,不愿意趕在春運高峰回家過年,更愿意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過年,這一現象被稱為“反向過年”。有人覺得讓父母“反向過年”能節省成本,還能讓他們體驗外面世界的豐富多彩,也有人覺得老人到外地過年有很多不便。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5名離開家中父母、常年在外的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5%的受訪者認為父母“反向過年”現象變多了。61.2%的受訪者認為“反向過年”可以給父母提供出門旅行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更精彩的生活,63%的受訪者擔心父母旅途勞頓,身體吃不消。42.5%的受訪者希望父母到自己所在地“反向過年”,常住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受訪者希望父母“反向過年”的意愿最高(51.4%)。
61.2%受訪者認為“反向過年”可以為父母提供出門旅行機會
某事業單位職員李陽(化名)是個北方人,去年嫁到了武漢。去年春節,她和丈夫要回兩邊老家走親戚,感覺很辛苦?!敖衲赀^年我們不想再回老家了。但我是獨生女,如果不在父母身邊過年,他們會孤單?!崩铌栒f,現在交通方便,她打算讓自己母親今年春節到武漢住幾天。
26歲的曹亞萌在天津某國企工作,每年春節都會回老家佳木斯過年。曹亞萌發現,近兩年把父母接到自己工作城市過年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拔疑磉呌袃蓚€同事,一個去年結了婚,一個去年生了孩子,今年春節他們都把父母接到天津過年”。
調查顯示,81.2%的受訪者通常會和父母一起過年,65.0%的受訪者覺得現在老人“反向過年”的情況變多了。今年春節,43.3%的受訪者打算讓父母到自己所在地“反向過年”,28.4%的受訪者不會,28.4%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工程師鄭文(化名)老家在湖北黃石,目前在深圳工作,有個7歲的兒子。鄭文已經連續幾年把家人接到深圳過年了。他告訴記者,春節從深圳回老家的車票比較難買,從老家到深圳的車票相對好買一些。
“對于一些有小孩的夫妻來說,帶著孩子回家過年太折騰?!眮碜陨轿鞯膹堢且幻殝寢?,目前住在北京,她丈夫的老家在天津。張琰通常會回婆家過年,有時也把老人們接到身邊過年。在她看來,“反向過年”更加方便,還可以讓父母體驗到不同地方過年的氛圍?!翱梢栽诖蠹叶挤稻┮院笤僬視r間回老家,既不用擔心車票問題,也避免了和同事年前扎堆兒請假、領導不批準的問題”。
調查中,61.2%的受訪者認為“反向過年”可以給父母提供出門旅行機會,讓他們體驗更精彩的生活,52.3%的受訪者認為這樣可以減少自己返鄉奔波的麻煩,避免節后太疲憊,48.1%的受訪者認為這樣可以避開春運高峰,45.0%的受訪者覺得這樣有助于增進父母對子女生活的了解,減少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受訪者認為“反向過年”的其他好處還有:省去一些走親訪友的時間,創造更多家庭團聚機會(34.8%),避免夫妻雙方為回誰家過年而爭吵(24.9%),避免回家過年被追問太多個人問題(21.1%),以及緩解大城市家政等服務行業“用工荒”現象(13.8%)等。
“‘反向過年’現象變多說明了人們對家的理解發生了改變?!蹦暇┐髮W社會學院副教授胡小武指出,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把父母接到自己身邊過年被認為同樣可以家庭團圓,共度春節。他分析,這一現象背后有三層原因:一是子女輩在自己成家立業的城市有了較好的生活基礎,有房子能夠供父母過來居住。二是春節放假時間就一周,年輕人來回奔波,十分辛苦匆忙,讓父母到自己城市比較方便,也可以同父母多相處一段時間,更能享受天倫之樂。三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大學畢業,更適應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生活。
在一線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受訪者更希望父母“反向過年”
曹亞萌對于讓父母“反向過年”存在顧慮:“我現在還和別人合租,父母來的話,住宿是個問題。雖然可以住酒店,但到底不如在家自在。而且我父母沒有單獨出過遠門,如果讓他們從老家過來,路上沒人照顧,不太放心。另外,如果整個春節假期都在我這邊,肯定沒法走親戚了?!?br/>
“我們希望父母退休后來武漢養老,春節正好讓他們先過來適應適應環境,畢竟‘凡事預則立’?!崩铌柋硎?,她最擔心的是父母是否能適應新環境。
調查顯示,對于讓父母“反向過年”,63%的受訪者擔心旅途勞頓,父母身體吃不消,50.1%的受訪者擔心父母自己購票和乘車乘機多有不便,48.7%的受訪者感覺父母單獨出行、沒人陪護不安全。受訪者的其他擔憂還有:父母不能適應子女所在城市的生活(33.8%),不能走親訪友,缺少年味兒(32.4%),兩代人住在一起,不自在(20.8%),夫妻雙方為接誰的父母來鬧矛盾(16.2%),以及安排住宿太麻煩(13.4%)等。僅4.4%的受訪者對此沒有擔憂。
盡管考慮到會有一些不便,李陽還是傾向于把父母接到自己身邊過年:“我在小城市長大,現在在大城市發展,又是獨生子女,父母以后會經常跟我一起過年?!?br/>
調查顯示,42.5%的受訪者希望父母到自己所在地“反向過年”,17.8%的受訪者不希望,還有39.7%的受訪者表示都可以,看父母意愿。進一步分析發現,常住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受訪者希望父母“反向過年”的意愿最高(51.4%),接下來依次是杭州南京等準一線城市(44.0%)、二線城市(35.6%)和三四線城市(33.9%)。
胡小武分析,在人口遠距離流動、定居的社會背景下,很多人已經不再拘泥于一處故鄉。另外,相對于過年的各種形式,國人更加注重過年期間家人團圓。
本次調查中,44.3%的受訪者認為應該盡量回家鄉過年,這是一種傳統,19.5%的受訪者認為父母“反向過年”更好,36.3%的受訪者認為只要一家人團聚,在哪里過年都行。
“一家人幸福地團聚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痹诶铌柨磥?,不一定非得返鄉才能過年,“現如今交通這么方便,距離不再是主要問題?!聪蜻^年’是一種有時代特色的新方式,80后、90后見證了這個變化?!?br/>
張琰認為,雖然很多年輕人覺得只要和家人團聚,哪里過年都一樣,但是可能在一些人尤其是老人看來,子女回家過年依然很重要,這種觀念也應該被尊重。
受訪者中,常住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占34.4%,常住杭州南京等準一線城市的占21.1%,常住二線城市的占31.0%,常住三四線城市的占12.9%,來自其他地方的占0.7%。
生活調查
72.4%的受訪者對今年春運購票整體環境滿意
春運搶票正在進行。今年,12306推出了在線選座、接續換乘、積分抵車票等便民和優惠服務。除此之外,今年中國鐵路總公司還作出了很多努力來優化服務,比如減少驗證碼、降低圖形識別難度等。這些措施,讓這個春運的購票變容易了嗎?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春運,71.6%的受訪者通過12306網站或App購買春運火車票。購票時,55.5%的受訪者用了在線選座的服務。53.4%的受訪者覺得今年春運購票比去年容易了,72.4%的受訪者對今年春運購票整體環境滿意,59.6%的受訪者指出黃牛依然猖獗。
55.5%受訪者用了12306的在線選座服務
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張淼(化名)每年春節都為買票的事情頭疼?!拔依霞以谏轿魇〉囊粋€小城市,交通不發達,飛機場、高鐵站都沒有。從北京出發的話,只有一趟行程10個小時的列車,這趟車的票也就特別難買?!睆堩嫡f,以前一到搶票的日子,他就設好鬧鈴,用電腦、手機App等同時搶,“但是一放票就沒了,有了搶票軟件后情況才稍微好些”。
今年,張淼直接在一款搶票軟件上預付了訂單,讓軟件幫忙刷票。除此之外,他還做了很多其他準備:“除了老家的城市外,臨近幾個城市的票我都在刷,能先到附近的城市也可以,再坐汽車回家?!?br/>
調查中,61.5%的受訪者稱已經購買了今年春運車票,38.5%的受訪者還未購買。在購票渠道方面,通過12306網站或App購買春運火車票的受訪者最多,占71.6%。其他渠道還包括其他售票網站或App(30.3%),自動售票機、火車票代售點或火車站售票處(27.0%),電話購票(11.7%),購買黃牛票(4.3%)等。
北京某高校學生張可(化名)已經購買了北京到沈陽的學生票?!爸耙恢庇弥Ц秾氈Ц?,現在聽說12306的App有新功能就試用了一下,體驗了微信支付和微信提醒,我隨時都在查看微信,有微信提醒更方便了。而且感覺這次12306購票流程比原來簡單,沒有驗證碼了,比之前順暢”。
今年12306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服務,購票時,55.5%的受訪者用了在線選座服務,34.8%的受訪者用了微信支付和微信通知,其他還有:接續換乘(30.5%)、積分抵車票(28.6%)、網絡訂餐(21.1%)、其他新服務(4.2%)。
北京某高校學生王志鵬每年都要乘坐高鐵在北京與上海之間往返多次。12306近期推出的便民服務,王志鵬都使用過。他感覺,總體還比較滿意,但是網上訂餐的服務只有套餐可以訂,而且還是比較貴的套餐。
“12306今年推出的新服務都非常好,有了這些服務之后購票乘車會更便捷一些?!敝心洗髮W社會學系教授董海軍說,春運購票相對于以前已經有很大進步了,但還是會存在買不到票的情況,這時求助票販子,卻有票。
53.4%受訪者覺得今年春運購票比去年容易
除推出新服務,今年中國鐵路總公司還作出了其他努力來優化服務,比如減少驗證碼、降低圖形識別難度等。調查顯示,53.4%的受訪者覺得今年春運購票比去年容易了,30.2%的受訪者覺得沒有變化,7.8%的受訪者認為比去年更難了,8.7%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北京某高校學生李文(化名)已經在12306的App上購買了回河南的火車票。她告訴記者,使用12306的App購票時也會出現問題?!按蜷_后刷半天刷不出來車次信息,一直很卡,有時候明明有的車次,卻出來結果說沒有這趟車,可能是訪問量過大,也可能跟部分手機不兼容,希望之后能更加優化,體驗更好”。
調查中,72.4%的受訪者表示對今年春運購票整體感到滿意,22.4%的受訪者覺得一般,5.3%的受訪者直言不滿意。
“相關部門已經為降低春運購票的難度作了很多努力,人們不用為識別不了驗證碼犯愁,車次較多、買票難度不大的乘客還能在線選座,這些都很好,但是買票難的情況依然存在?!睆堩嫡f,“像我家鄉這樣的小城市,不在國家規劃的高鐵網絡范圍內,享受不到高鐵帶來的便利?!?br/>
張可回憶說,她有一次回家,可買的車次比較少,在12306上買不到票,不得不在火車站找黃牛買票,花了3倍的價錢。
李文認為,如果票剛開始售賣一下子就沒了,肯定有黃牛在搶票。
春運購票還存在哪些阻礙?調查中,59.6%的受訪者指出黃牛依然猖獗,46.2%的受訪者認為退票手續費高,40.5%的受訪者覺得放票規則不合理,24.6%的受訪者指出電話訂票程序過多耗費時間。
王志鵬希望訂餐的選擇可以豐富一些,“而且一份太多了,根本吃不完。減少一點分量,降低套餐價格更好”。
“高鐵線路從規劃到建設需要幾年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可不可以應用大數據等手段,對于搶票難的地區,加大供應,調整原有的火車線路,滿足當地人群出行的需要?”張淼提出建議。
董海軍指出,現在人們大都在網上購票,比較方便,但是還有很多人對網絡購票的流程不熟悉,操作不熟練,一方面應該讓他們掌握方便的購票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優化他們熟悉的電話購票等方式。他還建議進一步優化放票機制?!傲硗廛囌镜墓芾?,比如進出站的設計可以更人性化一些,增加指示牌、向導人員等”。
受訪者中,來自一線城市的占33.4%,二線城市的占49.9%,三四線城市的占16.1%。
62.7%的受訪者點外賣時遭遇過菜品分量縮水
外賣的菜量沒有實體店的多、拿到的菜品和商家網上圖片相差甚遠……外賣平臺火爆的同時,外賣菜品也常常遭到消費者吐槽。從201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絡餐飲服務者、第三方平臺及送餐人員等進行了規定。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2.7%的受訪者點外賣時遭遇過菜品分量縮水。61.6%的受訪者關注《辦法》的實施。更好地規范網絡餐飲服務,60.7%的受訪者建議建立違法商戶黑名單,在各平臺間共享,57.0%的受訪者建議加強外賣商家的準入機制建設。
受訪者中,00后占1.8%,90后占29.3%,80后占48.2%,70后占14.9%,60后占5.0%,其他年齡段占0.9%。
62.7%受訪者點外賣遭遇過菜品分量縮水
在北京某高校讀研究生的楚一凡特別喜歡吃學校附近一家面館的茄丁肥腸面。一次她在宿舍點外賣,發現這家面館入駐了外賣平臺,就果斷選了茄丁肥腸面,沒想到送來的面比平時在店面吃的少了很多?!捌綍r在店里我幾乎吃不完,而這次我全都吃完了還不太飽”。
后來,楚一凡發現,隨著外賣的火爆以及入駐外賣平臺商家的增多,外賣分量縮水的情況更為普遍了?!坝绕涫悄切┐蛘哿Χ忍貏e大的外賣,都有不同程度的縮水情況。我飯量算小的,在食堂兩個菜一兩飯就夠了,可很多外賣我都吃不飽”。
調查顯示,42.5%的受訪者經常點外賣,49.8%的受訪者偶爾點外賣。 62.7%的受訪者遇到過外賣菜品分量縮水的情況。
熊志遠在某科技公司做技術研發,有時加班錯過了飯點,或者想換口味就會點外賣,平均一周會點1~2次。他有次在公司附近的飯館點了一份魚香肉絲蓋飯,覺得味道不錯,就帶了一份回去給同事?!巴麓蜷_餐盒后,我發現菜量比我在店面時吃到的少,而且胡蘿卜絲、青椒絲明顯多,肉絲少”。因此,他再也沒去這家飯館吃過飯。
楚一凡說,她后來進那家面館問過店員為什么外賣的食物分量不夠,剛開始店員支支吾吾地說可能是裝錯盒了,后來又說不可能差分量?!拔矣X得跟他們理論也討不回說法。后來再遇到外賣縮水的情況,我會給商家差評?!彼毖?,“凡是在我這兒上了黑名單的,我就再也不點他家的外賣了?!?br/>
調查顯示,遇到外賣菜品縮水,45.6%的受訪者會向賣家所在的平臺投訴,43.9%的受訪者索性不再點這家外賣,40.9%的受訪者會給賣家差評,40.1%的受訪者會聯系賣家解決,6.5%的受訪者選擇不了了之。
60.7%受訪者建議各外賣平臺共享違法商戶黑名單
“不光是外賣縮水,我還遇到過實物和照片嚴重不符的情況?!背环舱f,有一次,她點外賣看到圖片上顯示的大盤雞色澤鮮亮、肉塊大,結果收到的菜品看起來并沒有那么誘人。
熊志遠說,他曾在收到外賣后,發現菜已經特別涼了,還得自己再用微波爐加熱。
調查顯示,除了分量縮水,49.8%的受訪者遇到過外賣送到時已經變涼的情況,45.8%的受訪者遇到過外賣口感沒有實體店好,42.1%的受訪者遇到過實物和照片差距過大。受訪者遇到的其他問題還有食物不干凈、質量不佳(30.4%),送餐嚴重超時(22.0%),菜品不符合備注的口味(18.8%),送餐人員服務態度不好(7.0%)等,僅有4.0%的受訪者沒遇到過任何問題。
2017年11月6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布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該辦法自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調查中,61.6%的受訪者表示關注《辦法》的實施。
“我看到一些新聞,現在對網絡餐飲服務有了明確的規定,希望這些規定能夠切實地執行和落實?!背环仓赋?,現在對第三方平臺缺乏系統性的監督和管理。她還建議加強對外賣送餐人員的培訓,要保證送餐過程中食物不受污染。
“現在外賣平臺很多,但平臺之間是否可以進行信息聯動?比如一個商家在某個平臺上收到的投訴特別多,這也應該影響到他在其他平臺的經營?!痹谛苤具h看來,以后會有更多商家開展外賣業務,相關的準入門檻也應提升。
對于更好地規范網絡餐飲服務,調查中,60.7%的受訪者建議建立違法商戶黑名單,在各平臺間共享,57.0%的受訪者建議加強外賣商家的準入機制,55.2%的受訪者希望對外賣商家的巡查常態化,46.2%的受訪者期待對不良商戶的監督舉報渠道更暢通,29.5%的受訪者認為要懲處商家找“托兒”給好評的行為。
75.0%受訪者認為身邊孩子食用“五毛食品”普遍來路不明
“五毛食品”是指“辣條”、“辣片”等調味面制品,價格通常在5角至1元之間,因口感濃郁、價格低廉深受孩子們的歡迎,但是這類食品在生產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前不久,北京市食藥監局公布了對“五毛零食”的檢測結果,在抽查的54個調味面制品、43個調味豆制品中,呈現“脂肪”、“鈉”和“甜蜜素”“三高”的結果,這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十分不利。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0%的受訪者認為身邊孩子食用“五毛食品”普遍來路不明(67.0%)、過量使用添加劑(63.6%)和油鹽糖等調味品過多(62.5%)是受訪者認為“五毛食品”存在的主要問題。70.1%的受訪者建議執法部門加強日常巡視和檢查。
75.0%受訪者認為身邊孩子食用“五毛食品”普遍
家住北京順義的王芬芳有個8歲的女兒,平時她不讓孩子吃“五毛食品”?!拔液苌俳o孩子買 五毛食品 ,也不鼓勵孩子吃,對健康不好”。
“平時在家無聊或外出旅行時,都會習慣性地把 辣條 當零食?!痹诩稚洗髮W的黃睿會在閑暇時吃一些“五毛食品”。
調查顯示,13.6%的受訪者經常購買“五毛食品”,55.8%的受訪者偶爾購買,27.1%的受訪者從不購買。
雖然不主張孩子食用,但王芬芳表示身邊的孩子大多比較喜愛這類食品?!耙坏椒艑W,孩子們就會涌入校園外的小賣部。三五個孩子人手一袋辣條,吃得津津有味”。
數據顯示,75.0%的受訪者認為身邊孩子食用“五毛食品”普遍,17.6%的受訪者認為不太普遍。
小賣部(79.6%)是受訪者認為孩子們購買“五毛食品”的主要地點,其次是流動攤位(58.3%)。此外還有超市(26.0%)和網絡(7.8%)。
談及辣條吸引人的地方,黃睿認為,價格和口味是重要的兩點?!巴ǔ碇v這類食品都比較便宜,對很多小孩子來說不會有負擔。小孩也不會像家長那樣注意食品的配方、用料,只要味道好就會喜歡”。
調查中,65.4%的受訪者認為價格便宜是辣條深受孩子喜愛的原因,55.1%的受訪者認為是味道好。此外還有顏色鮮亮(51.2%)、外觀奇特(46.4%)和包裝新穎(20.4%)等。
受訪者指出“五毛食品”存在來路不明、過量使用添加劑等問題
“有一次,看到孩子放學后手里拿著一包辣條,我就嘗了一口,味道特別辣也特別甜,覺得很膩,感覺里面添加了很多油和糖。不僅如此,辣條的外包裝還破了,蹭了我一手油。孩子正在長身體,總吃這些食品肯定不好?!蓖醴曳颊f。
民調顯示,84.0%的受訪者認為“五毛食品”對孩子的身體影響大,其中36.0%的受訪者認為影響非常大。具體來看,來路不明(67.0%)、過量使用添加劑(63.6%)和油鹽糖等調味品過多(62.5%)是受訪者認為“五毛食品”存在的主要問題。另外還有:生產過程存在衛生問題(57.3%),原料劣質,沒有保障(51.6%),包裝簡單粗糙,不合要求(31.2%)和過量食用影響正餐(31.0%)等。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五毛食品”主要存在三大問題?!笆紫?,這類食品口味太重,影響孩子的食欲,導致他們吃別的食物時覺得不香。過量食用帶有咸味和香精的辣條,會導致孩子營養攝入不均衡,進而影響生長發育。其次,一些生產 五毛食品 的黑作坊來路不明。超范圍、超劑量地濫用添加劑,甚至使用非法添加劑,尤其是超量使用合成色素類,久而久之可能會對孩子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最后,辣條等 五毛食品 是高油、高鹽的代表,不是一個好的零食選擇,非常不適合孩子經常吃,只能是限制級的食品”。
“小孩子們對食品沒有什么辨別能力,味道好就會受歡迎,所以學校和家長得多教育孩子。另外我覺得,需要對校園周邊的小賣部加強查處,不能讓這些食品流入孩子口中?!蓖醴曳枷M哟蟛樘幜Χ?、集中整治“五毛食品”。
談到治理“五毛食品”,朱毅認為生產不合格食品的小作坊首當其沖?!袄睏l等 五毛食品 之所以非常受歡迎,主要是因為便宜。一些生產者為了降低成本,就會選用劣質食材、濫用添加劑。很多小作坊都在城中村非法生產,而且經常和執法人員打游擊,給執法人員增加執法難度。對此,相關部門可以加大抽檢頻率,嚴厲懲罰不合格的小作坊?!敝煲氵€認為,應該幫扶小作坊的合法生產?!靶∽鞣粋浒钢瓶梢杂行У貛椭∽鞣簧a食品。給小作坊制定細致的生產規范,落實進貨檢驗記錄制度、食品添加劑使用備案制度。讓小作坊知道應該生產什么、怎樣生產”。
黃睿認為,治理“五毛食品”不是要徹底消滅“五毛食品”?!拔矣X得應該從根本上讓這類食品變得更干凈更衛生,而不是讓它們消失。畢竟很多80后、90后把這些食品當作童年的記憶”。
治理“五毛食品”,70.1%的受訪者建議執法部門加強日常巡視和檢查,66.9%的受訪者建議提高零食的生產門檻,對生產商嚴格審核,59.4%的受訪者認為要提高對問題作坊的懲處力度,還有46.8%的受訪者建議學校和家長教育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71.1%受訪者平時會做垃圾分類處理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改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部署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創造優良人居環境。提出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1.1%的受訪者平時會做垃圾分類處理,54.2%的受訪者對已經設置的分類垃圾箱的使用效果表示滿意。垃圾分類進展緩慢,64.4%的受訪者直言分不清什么可循環、什么不可循環。67.6%的受訪者建議在典型居住社區試點,發現并解決問題,61.0%的受訪者希望以村、小區或街道等為單位“劃片”普及垃圾分類概念。
71.1%受訪者平時會做垃圾分類處理
45歲的李芳是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居民,居住的小區暫時還未設置分類垃圾箱,但她大體知道什么可回收、什么不可回收,“家里一般會把可回收垃圾單獨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會放在一起扔”。
山東省青島市北區居民陳濤向記者反映,他居住的社區也沒有施行垃圾分類,經常是各類垃圾堆在一塊,非常影響居住環境,“家里處理垃圾時也不會分得很細,有害垃圾一定會區分,其他的都混在一起”。
“現在村里的垃圾堆放情況好太多了。以前村民會把一些偏僻的路口、廢棄的坑池當作垃圾堆放地,那時光垃圾就能把路堵死、把坑填滿,到了夏天更是蒼蠅、蟲子到處飛,村民不得不繞路走。如今各個村都定點設置了若干大的垃圾回收箱,定時有人清理,環境好多了?!?0歲的王妍(化名)居住在河北省唐山市某農村,她對近些年農村垃圾處理情況的改善表示了肯定。
“我們家有六七個垃圾桶,廚房、客廳、餐廳、臥室、廁所都會放。一是干凈衛生,打理起來方便,二是自然就把垃圾分類處理了?!钡蹂舱f,自己在家分類后,出門還是扔在一個大垃圾箱里,沒有細分。
在廣東廣州天河區某銀行工作的劉雨虹,平時會把廚余和廁紙分類,衣物、書籍會單獨用紙箱放在垃圾箱旁,以便有拾荒者能用得上。
調查中,71.6%的受訪者居住地有分類垃圾箱,72.0%的受訪者表示知道垃圾的分類標準,71.1%的受訪者平時生活中會進行垃圾分類處理。談到已經設置的分類垃圾箱,54.2%的受訪者認為使用效果好,表示效果一般和不好的受訪者分別占25.6%和20.3%。
垃圾分類進展緩慢 64.4%受訪者表示居民分不清可循環和不可循環
張可(化名)畢業后在北京工作,居住過的兩個小區都有分類垃圾箱,但落實效果并不好,“有時某個垃圾箱滿了,人們就順手把垃圾扔到空著的垃圾箱里。我還發現,廚余垃圾箱由于垃圾品類本身的原因,會有異味,招引蒼蠅蟲子等,經常蓋著蓋子,但由于垃圾箱本身不太干凈,幾乎沒有人愿意用手打開它,干脆直接混放了”。
“我自己扔垃圾時都分不清哪些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通常是猶豫一會兒后,跟著感覺走?!焙笔∥錆h市某縣城姑娘王淼說。
劉雨虹表示,垃圾分類對于家庭來說,還是需要耗費時間、精力等成本的,所以有的家庭嫌費事,做不到細致分類,進而也導致了小區里垃圾分類做不好?!叭缃窭兊迷絹碓蕉鄻?,但人們的環保意識卻還沒跟上”。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朱芬芬表示,垃圾分類效果并不令人滿意,除了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不夠,垃圾處理沒有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沒有整合好經濟鏈條也是一個原因?!敖洕湵皇諒U品這一環節破壞,市政部門在這方面有利可圖的部分就少了,只能做簡單的后續處理、填埋等”。
“像美國會有垃圾分類處理的官方數據可查,很多年前就開始實施 郵政包裝 形式的回收垃圾,有對應的規章制度。而我國目前垃圾分類的物流有一些是追蹤不到的?!敝旆曳艺f。
垃圾分類進展緩慢,64.4%的受訪者指出居民分不清什么可循環、什么不可循環,60.8%的受訪者認為居民環保意識弱、參與率低。其他原因還有:垃圾箱尺寸、開合方式不便投放(53.8%),垃圾箱清理不及時不利于分類投放(47.9%),以及小區、村委會宣傳不到位(32.8%)。
61.0%受訪者希望以村、小區或街道等為單位“劃片”普及垃圾分類概念
“在垃圾分類的前端,要加強對普通公眾的環境教育,告訴他們在對有害垃圾進行處理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如哪些是一定要分開處理的,哪些是有害物質不能讓小孩接觸的。這樣相對來說,垃圾收集工人的健康風險也會降低?!敝旆曳冶硎?,做好垃圾分類不但有利于環境整治、美化,在收集端分好類,也會降低垃圾管理成本。
“可以多投放相應的公益廣告,在分類垃圾箱上做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做好宣傳工作,讓大家隨時隨地都能受垃圾分類意識的影響?!眲⒂旰缯J為,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始重視垃圾分類問題,隨著近期垃圾分類制度的實施,垃圾處理問題將得到很大改善。
“要讓百姓認識到垃圾分類的確切好處,比如對鋰電池特別處理能夠使土地少承受多少年的凈化負擔,垃圾分類能夠在節能減排上起到什么效果等,以此來增強環保意識,讓老百姓明白最終受益人是自己。這樣效果會更好?!崩罘颊f。
“固定的流通渠道需要形成。例如將前端收集的廢紙、垃圾,后端的造紙廠、回收站統一起來,形成一個循環利用系統?!敝旆曳艺J為,政府應當有意識地扶持,形成一個“垃圾回收”產業,建立后續的收集系統?!澳壳斑€沒有垃圾分類回收車,全部是混在一起的??蓧嚎s型的垃圾回收車很昂貴,像北京可以作為試點城市率先換成可壓縮收集車,再逐漸普及,這需要一個過程”。
朱芬芬指出,垃圾分類教育也很重要?!敖ㄗh小區居委會、村委會與物業合作舉辦相關講座、宣講會、活動,發放冊本等。而長期的環境教育、垃圾分類教育等可以進課本,從小培養環保觀念”。
王淼希望面對小區、村落等單元進行的生活垃圾分類普及活動,要生動具體、接地氣,“比如玻璃瓶、紙質物品等屬于可回收垃圾,廢棄的電子產品是有害的,平時家庭怎么存放、處理是省時又正確的做法等,這些知識應該告訴大家。有了概念上的認知,行動起來也更便利”。
調查中,84.3%的受訪者期待垃圾分類管理政策盡快落實。
深入推進垃圾分類管理,67.6%的受訪者建議在典型的居住社區試點,發現并解決問題找到實施經驗,61.0%的受訪者希望以村、小區或街道等為單位“劃片”普及垃圾分類概念,60.3%的受訪者希望媒體多宣傳多提倡垃圾分類問題,46.2%的受訪者希望加快督促推進垃圾箱進駐、收運問題。
受訪者中,90后占15.0%,80后占51.8%,70后占25.4%,60后占6.1%,50后占1.2%。居住在一線城市的占35.1%,二線城市的占38.6%,三四線城市的占20.2%,小城鎮、縣城的占5.0%,農村的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