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時候,有一條關于三胎政策的新聞,突然炸上了熱搜。
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博士寫文章建議:
1.一線城市生三胎,每人每月獎勵3000-5000元。
2.不要指望90后00后生,他們不是生育主力,中國生育主力人群是75-85后。
一瞬間,網上diss他的聲音如“翻江倒海的苦水”,閱讀量更是高達1.6億之多。
更令人吃驚的是,90后和70、80后對此事想法截然相反!
大部分的70后、80后一致表示,都快到更年期了,鼓勵這個年齡段生小孩,簡直可笑!
有網友很理性地指出,75-85后的婦女生育的死亡風險不低,75后的女性快絕經了,75后男子的生育質量也不高,這個專家的話太不負責。
有一位網友的評論抖了一手好機靈:這個專家在欺負75-85后很少在網上發聲,所以把他們當做三胎政策主力也不會被罵。
也有網友質疑第一條建議的可操作性,補貼只發給一線城市,其他城市怎么辦?
這個錢由誰出,給誰,給多久,給多少才合適等等都是棘手的問題。
凡事都有兩面性,除了點贊上千的反對聲音,也有不少90后的網友表示了贊同,認為“90、00后觀念在變化”這個說法是對的。
先不論對錯,像這種網紅學者,隔三差五就會提一些勁爆的言論來吸引眼球,不考慮可行性,不顧忌群眾的感受,還把70、80后和90后進行對立,這種做法非蠢既壞。
最后,流量全是他收割走了,透支的卻是大家對政策的信任。
回到問題本身,為什么專家會說出“中國生育主力人群是75-85后”這樣的話呢?
原因很簡單,現在90、00后的年輕人連一胎都不想生,更別提三胎了,70、80后不得不出來被迫“主力”。
看一組揪心的數據,2020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200萬人,創有數據統計以來的歷史新低。
其中,2018年出生的1523萬新生兒,有50%是二胎;2019年出生的1439萬新生兒中,有59.5%是二胎;2020年出生的1200萬新生兒,有50%是二胎。
這說明什么?
說明我國的生育率現在就是靠那些生過孩子的人死撐著,想讓沒生過孩子的人生娃,實在是太難了!
對于生過孩子的人來說,她很可能在生一胎的時候就解決了最重要的房子問題,而且敢生一胎,說明收入尚可,至少在門檻以上,具備最基本的“生育條件”。
即便現在生三胎壓力有點大,但只要國家后續給與一定的補貼政策,為那些有意愿生三胎的家庭掃清障礙,他們還是會愿意繼續生。
就像這位三胎母親的真實故事,她一年收入有40w+,忙事業忙帶娃,雖然日子很難,但從不后悔生三胎。
的確,如今地方政府已經開始行動,前不久四川攀枝花政府發布文件,生孩子每月補貼500元,一直補到3歲。
前不久教育培訓行業得到整頓,一定程度上也在減輕家庭的養娃成本。
官媒之前發布文章里就寫道: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放開三胎后面,還有幾個大字——配套支持措施!
所以幾乎可以肯定,針對有意愿、生過二胎的家庭,國家將大力支持其生三胎。
而相應的生育補貼,已經在路上了。
反觀那些一胎都不愿生的人,大部分以90、00后為主。
三胎政策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遙遠而奢侈的夢想。
有段子這么戲謔到,現代人因生活壓力過大,沒有生孩子的意愿,連聊一聊都不愿意,簡稱為“民不聊生”。
之所以生育意愿低,無非兩點:
1.買不起房子
2.還沒有結婚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房子,成本是百萬起步,二三線城市都是200多萬朝上,更別提北上廣深了。
結婚要彩禮要房車,孩子讀書前也需要一筆巨額開銷。這么大一筆生娃成本,一時半會怎么解決?
除了物質條件,還有一點很容易被忽略,就是年輕人的婚戀問題。
如今在中國,估計有2.6億的單身人口,這個數量太夸張了。
這個群體很有趣,其中一部分人瘋狂渴望婚戀而無法脫單,另有一部分人則是對婚戀恐懼,主動放棄。
比如,碩博專屬婚戀平臺【理想島VIP】聯合【問卷網】共同發起了《2021中國單身碩博婚戀意向調查》的大型調研項目(點擊此處查看詳細報告),對5156位單身碩博高學歷者進行調研:
81%的人渴望婚姻,脫單意愿非常強烈
28%的人明確打算要兩胎
你想想,還沒處對象就渴望二胎,這類人群其實才是三胎政策的主力群體。
而對婚姻恐懼的年輕人,更不在少數。
據我對身邊90、00后的觀察,即使經濟條件支持,也有選擇不結婚的,他們天天在網上看到各種出軌劈腿的狗血故事,對婚姻的牢固性早已失去信心,成為丁克一族已成風潮。
與其花精力維持家庭穩定,不如工作搞錢來得踏實。
相比男性來說,生孩子對于女性更是一次左右人生的抉擇。
她們害怕失業,多一個孩子,就喪失對好公司的競爭力。
她們害怕身材走樣,漂亮衣服穿不了。
她們害怕加速衰老,不得不買大量化妝品續青春。
在生孩子的這個過程中,全身心投入的是女性,她必須把自己的身體、事業以及自己的職業規劃全部投進去,那就是一個黑洞,你并不知道投進去之后會發生什么。
/結語/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曾說過:如果房價漲到三四萬,那么再怎么漲都和年輕人沒關系了,因為反正買不起。
這句話套用到生孩子政策上來就是:如果一胎成本過高,那么再怎么放開生育都和年輕人沒關系了,因為反正生不起。
只有讓更多年輕人特別是女性,打消生育顧慮,沒有后顧之憂,真正想生、敢生,我們才能迎來生育的快速提升。